技术中心
行业解决方案
随机文章选读
联系我们
  • 联系人:董先生
  • 联系电话:137-10902965

一种风淋室及无尘车间系统(上)

文章来源:http://www.iwuchen.com/  2018年11月26日  点击数:560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淋室及无尘车间系统
背景技术
风淋室是人员进入洁净室无尘车间所必备的净化设备,其通用性强,可与所有的洁净室洁净厂房配套使用。工作人员进入车间时,必须通过此设备,并用强劲洁净的空气,由可旋转喷嘴从各个方向喷射至人员身上,从而清除附着在衣服上的灰尘、头发、发屑等杂物,减少人员进出洁净室所带来的污染问题。因为在动态情况下,细菌及尘埃的最大发生源是工作人员,进入时风淋行为是否规范,严重影响风淋效果。
目前,传统的风淋室存在以下未解决项:一、传统风淋室风淋效果受风淋人当时行为限制,如倚靠风淋口或手臂未抬起时,风淋不彻底,存在倚靠侧、手臂和手臂内侧等风淋盲区,附着一定量粒径较大灰尘。二、多人风淋室,尤其是3人以上同时风淋时,站在两侧的人只被风淋了单侧,另一侧未被风淋,而站在人群中间的人由于被两边的人挡住了吹风口,因此几乎未被风淋。大量的灰尘就会附着在这些人的衣服上被带入洁净间。三、在上班高峰时,人员比较浮躁,想快速通过风淋室,时常发生超过规定人数违规风淋的情况,因此上班时间也是灰尘带入最多的时间。四、对于单人和双人这种小型风淋门,风淋时间过长(传统风淋室的风淋时间普遍为20秒),在上下班高峰期,出入风淋室人员多,容易造成洁净间出入口堵塞,造成人员心情浮躁,对安全生产不利。五、吹风口和排风口距离过远,灰尘被吹起后方向不定,造成灰尘不能及时有效地被吸出,风淋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风淋室中由于风淋行为不规范、吹风口和排风口过远等造成的存在风淋死角、风淋效果不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风淋室,其包括:腔室、感应机构及控制机构;所述腔室的两侧均设有可升降移动的吹风部和吸风部,所述吸风部对应设置在所述吹风部的下方;所述感应机构设置于所述腔室内部的上方,用于感应所述腔室内的人员是否抬起手臂并信号反馈给所述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响应所反馈的信号以控制所述吹风部与吸风部进行动作。
其中,所述吹风部包括送风机和与所述送风机连通的吹风口;所述吸风部包括排风机和与所述排风机连通的排风口;所述吹风口与所述排风口相对设置于所述腔室内;所述送风机与排风机分别可移动地安装在风机移动轴上,所述风机移动轴设置在所述腔室的两侧;所述控制机构分别与所述送风机与排风机通讯连接。
其中,所述吹风口的方向倾斜向下,所述排风口的方向倾斜向上。
其中,所述吹风口与排风口的下方分别铰接有转动部件,所述转动部件用于调节所述吹风口与排风口的倾斜角度。
其中,该风淋室还包括架空地板,所述架空地板设置在所述腔室的底部,在所述架空地板的下方设有用于收纳灰尘的空间。
其中,所述架空地板的端面上开设有吸尘格栅,所述吸尘格栅的两侧设有供所述吸风部穿过的开口,所述吸风部能够穿过所述开口进入至所述架空地板下方的空间内。
其中,所述感应机构包括至少一组成对设置的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腔室的一侧,用于向所述第二传感器发射光信号;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腔室的另一侧,用于接收所述光信号并反馈给所述控制机构。
其中,所述腔室设有供人员出入的两道电子互锁门,所述电子互锁门通过电磁锁与所述控制机构连接。
其中,所述腔室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在所述腔室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所述腔室依次并排设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无尘车间系统,包括高洁净等级区域、低洁净等级区域及所述的风淋室,所述风淋室设置于所述高洁净等级区域与所述低洁净等级区域之间。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风淋室,该风淋室通过感应机构来探测人员是否真正做好风淋前的准备,避免了因人员不抬起手臂而出现清洁死角的问题;同时,该风淋室将传统的全室风淋改为局部加强定向风淋,解决灰尘不能及时有效吸出、风淋效果不佳的问题;而且,通过吹风部和吸风部的上下移动和风淋时间的可调,来避免人员因风淋时间过长而引起的疲倦性倚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风淋室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腔室;2:吹风部;3:吸风部;4:架空地板;5:第一传感器;6:第二传感器;21:送风机;22:吹风口;31:排风机;32:排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风淋室包括:腔室1、感应机构及控制机构;在腔室1的两侧均设有可升降移动的吹风部2和吸风部3,吸风部3对应设置在吹风部2的下方,也就是说,在腔室1的每一侧自上而下均设有吹风部2和吸风部3,而且吹风部2和吸风部3可根据风淋所需上下移动。同时,感应机构设置于腔室1内部的上方,用于感应腔室1内的人员是否抬起手臂并信号反馈给控制机构;控制机构与感应机构通讯连接,可响应所反馈的信号以控制吹风部2与吸风部3进行动作。该风淋室通过感应机构来探测人员是否真正做好风淋前的准备,避免了因人员不抬起手臂而出现清洁死角的问题;同时,将传统的全室风淋改为局部加强定向风淋,解决灰尘不能及时有效吸出、风淋效果不佳的问题;而且,通过吹风部2和吸风部3的上下移动和风淋时间的可调,来避免人员因风淋时间过长而引起的疲倦性倚靠。
进一步的,吹风部2包括送风机21和与送风机21连通的吹风口22;吸风部3包括排风机31和与排风机31连通的排风口32;其中,吹风口22与排风口32相对设置于腔室1内,即,吹风口22的方向倾斜向下,排风口32的方向倾斜向上,从而实现灰尘被吹风口22吹落后,直接被吸入排风口32,从而避免了灰尘在风淋室内无控制的流动;而且,送风机21与排风机31分别可移动地安装在风机移动轴33上,当然,吹风口22会随送风机21一起上下移动,排风口32也会随排风机31一起上下移动。对应的,风机移动轴33设置在腔室1的两侧;控制机构分别与送风机21与排风机31通讯连接。上述吹风部2与吸风部3的设计仅仅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其具体形式并不局限,只要满足吹风口22和排风口32可上下移动即可,对于送风机21、排风机31而言,两者可移动,也可不上下移动。
值得说明的是,送风机21和排风机31的移动可采用驱动单元(例如:马达)来实现,并由控制机构完成自动控制。其中,控制机构可控制送风机21与排风机31的启闭,也可以控制风淋时间(升降速度)及风量大小,还可以实现控制送风机21与排风机31之间的距离。此外,送风机21与排风机31还可实现同时升降,从而利于排出吹落的灰尘,并且在风淋结束后可自动归位(处于风淋室上部)。
而且,对于吹风口22与排风口32的形式也不并局限,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例如:吹风口22和排风口32一般为长方条形(格栅结构),长度较人的身体宽度稍长。
进一步的,吹风口排风口与人体平面的角度可调,具体的,吹风口22与排风口32的下方分别铰接有转动部件,转动部件用于调节吹风口22与排风口32的倾斜角度。为了实现自动控制,该转动部件可在控制机构的作用下自动调节角度。选优的,风口与人体之间的角度为45°,其风淋效果较好,当然其他倾斜角度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此外,该风淋室还包括架空地板4,架空地板4设置腔室1的底部,在架空地板4的下方设有用于收纳灰尘的空间,脚底的灰尘可直接落入架空地板下。

进一步的,架空地板4的端面上开设有吸尘格栅,在吸尘格栅的两侧设有供吸风部3穿过的开口,保证吸风部3能够穿过开口以进入至架空地板4的下方空间内,从而利于灰尘的排出。

源自净化工程http://www.iwuchen.com/      微信公众号:rfilter    董生137-10902965

更多
相关文章:
Tags:

上一条:一种避免外部粉尘从预留通道处进入的无尘车间下一条:一种风淋室及无尘车间系统(下)​
首页 | 关于我们 | 解决方案 | 工程案例 | 客户中心 | 洁净室标准 | 技术中心 | 联系我们
深圳、佛山、东莞、中山、江门、惠州、广州净化工程公司|无尘车间|洁净室|无尘室|净化车间|净化厂房|洁净厂房|洁净车间|洁净棚|GMP车间|GMP厂房等空调洁净工程施工及服务
拓展阅读:10万级净化车间标准|实验动物房|中央厨房|洁净室换气次数|洁净手术室规范|GMP洁净度等级|食品生产卫生规范|洁净厂房施工要点|无尘车间着装规范
Copyright © 2012-2018